從開展搬家大工程至今,家中瑣事加上教學工作實在叫小美感到分身乏術。(如果可以像老孫般用一根毛髮就能變出千百個自己的話,多好!)
幸好最忙亂的日子應該過去了,家裏的東西也收拾得七七八八。現在最有待收拾的,反倒是自己久未清理的「心田」。是時候在這季節交替的當兒,為自己清理雜草(雜念)、修葺河道(淚水)、驅除害蟲(尤其是懶蟲),好等心苗得以滋滋成長,再現生機。
2011年2月2日
2011年2月1日
沒有答案的老師
美國加州Carmel海岸
小美教書教了這些年,心底裏從未感安頓,叫自己困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常常不知道自己給學生學了些甚麼。這個困惑,在最近有了一點點的感悟。事緣小美在上年年底往美國小休回來以後的同一個星期,便要為一班資深教師講課,心裏不無壓力之餘,還久久不能為課題定出主調;所以假期的時候,多半的心神還是留駐在香港。結果,上課前一晚夜深才勉強完成的教程,上課之前的清晨又給我完全改掉。於是,小美在步入課室之前的心情,就只有三個字可以形容:心慌慌。
上課的情形,還是老樣子,總愛拋問題的我,讓老師們滿臉疑問。
下課後,自己的心情竟然是出奇地平靜,沒有了慣常的那份不安和疑慮。還懂得暗笑自己是個沒有答案的老師。這一笑,事實上替自己解了一個為師的心結——老師總要為學生提供解答。在小美的教育信念中,提問和求解的思索永遠比解答和信條(doctrine)的獲得來得重要。只是,面對學生求解的渴望,為師者往往容易操之過急地為他們提供答案——未加細細思量就得到的答案。這無疑讓學生感到安樂,卻是無益於問學和深思。
原來,徘徊在提供解答和啟發思考之間,常常成了小美進退失據的緣由。想到這裏,對自己莫明的忐忑頓時多了一分理解,對自己的教學風格彷彿也多了一分接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