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電郵收過很多關於內地英語水準何等低劣可笑的「報導」。孰真孰假,尚待進一步驗證。但是,內地中文水平如何,則或者可從街上的廣告文字略窺一二。
例子一是一則紅牛(提神飲料一種)的廣告,內容已經忘記,只記得廣告的底部寫著「不適合人群」,若非後面還跟著「:孕婦及兒童」的話,小美還以為它在自打嘴巴呢。再想一想,或者這只是一些蹩腳翻譯從英語搬字過紙的奇怪拼湊吧。
例子二是某流動網絡供應商的廣告,正在推銷諾基亞手機的「上台」優惠。右下角的註腳寫著甚麼會「被合約綑綁兩年」(to be bound by a two-year contract)云云。富想像力的你一定知道這就是說買機者必須簽約兩年,期間不得「下台」(unsubscribe,切勿模仿此翻譯句式,純屬搞笑)。當小美讀到這段文字時,心裏即時浮現某人給一疊廢紙綑綁著的模樣,走在路上也禁不著傻笑起來。
不過,事實上諸如此類的「現代漢語」並非內地專美,香港大街小巷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可見大陸同胞跟香港同胞實在血脈相連,思想相通。小美最近就在一個以通才教育為己任的大專院校網站上讀到「通材教育」此等字眼,可見現在香港大專教育所志在栽培的或是木材多於人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