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copy & paste的人生

copy & paste看起來只是電腦常用的一個小功能,原來卻可以成為嚴重社會問題的大原因。日本NHK是近就有一個新聞節目專題報道copy and pasting現象所引申的社會問題。據報道,某大學的學生功課抄襲比率近乎40%,而不少學生對抄襲並不感到怎樣。另外,節目也請來一位高校生示範如何在三十分鐘內用網上資料cut and paste成一篇原本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功課。更有甚之,一個網站張貼出各款課題報告的「完整範本」,三、四或五頁長的報告內容任君選擇,就連頁面格式都已按照一般手寫稿紙而作,任何人(就連不懂日文的人)只要把它列印出來,臨摹一遍,加上自己的名字便可以「交足功課」。該網站瀏覽人次多達六十四萬,高峰期據說是暑假尾聲。很多人還會留言感激,說網主是他們的「求世者」云云。為教者或者會暗地咒罵網站「教壞小孩」 ,但網主在節目中現身說法,說他只不過希望小孩可以有意義地好好享受悠長假期,免受透不過氣的功課壓力困擾而已。
節目還指出,copy & paste的問題不只在學校裏發生。就如政府收到的一些反對政府修訂某些條例的「個人意見」,原來全是出自同一網站的「範本文章」。
小美不期然作出以下或許過份簡單的歸因:現代人普遍都十分懂得把握時間(不等於會得珍惜,因為珍惜意含「懂得享用」),做事講求效率和方便,只是,卻也往往因而變相成為對自己作為人(人者仁也)的不加愛惜。可以想像,如果科技再發達一點,網站可供copy and paste的已不限於文字和形象,而是「人生範本」的話,那麼網站的虛擬管道,說不定會擠得水涉不通。
不過,小美依然相信,「電腦愈進步,人類愈退步」這種說法到底是真是假,還要看我們情願選擇做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