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遠眺翻車、近觀魔鬼

小美上星期飛到了印尼的峇里島,為了尋覓難得一見的翻車魚(molamola或sunfish)。
之前第一次認識這條可愛大魚是在大阪海遊館中,只見其靜佇在大保護網中央,O形眼、O形咀、方形身體,再加兩度長鰭和一條闊如排筆的尾,一見難忘,便愛上了。因此自學會潛水後一直希望在大海中跟牠邂逅。最近幸得友人安排,我們一行八人就在中秋前後,踏上了這次尋覓molamola之旅。(因為牠們最常於滿月之時出現)事實上,這次外潛,可謂是3m組合,因為除了是may尋molamola之外,還有另外一m,就是manta ray(魔鬼魚),牠也是我們尋覓的另一目標。
之所以說「尋」,也就有落空的可能;所以我們一行人也早有「求不得」的打算,並訂製了一set道具給我們的教練兼領隊,強迫他到時扮molamola給我們看。(說笑而已!)
尋覓molamola,要到一處叫nusa penida的海灣,而在此之前,我們先到了另一潛點下潛,就是位處tulamben的liberty wreck,欣賞那邊豐富多姿的海底世界。(這次的照片很多都是在那裏取鏡的)
說回正題,終於到了第一天下潛尋m的時候,心裏滿是期待,也十分緊張。因為molamola出沒的海域都是水流較強和水溫較低的,當地的導潛也叮囑我們要小心「下流」(down current),若遇上了便要抓緊海床,慢慢往上爬潛回到安全的地方。果真如他所料,我們下潛途中遇著強流(strong current),好不容易才原隊升水,抹一把汗。雖然這天徒勞無功,但是我們都十分享受這種有點驚險也十分刺激的海底歷奇。
第二天我們更早便出發,希望避過太多的潛人群。(水底實在旺如旺角)才剛下水不久,就在大家都萬料不到的時候——水深不過二十米,水溫也仍然頗暖,牠卻出現了!還向我們慢慢飄移過來。因為我深怕把牠嚇走,沒有追近,所以只好遠觀其蹤跡。就在還來不及回過神來的時候,牠便又已經飄遠了。那一刻,實在太叫人興奮了,就是咀裏含著呼吸器,也禁不著喊了出來!wow!
這天正是中秋佳節。也是我們唯一一次跟翻車魚邂逅。雖然之後幾天我們繼續在附近海域鍥而不捨地尋尋覓覓,只是,牠,卻是芳蹤杳然。小美當然期盼再次跟molamola遇上,不過,就是曾經一瞥,也就樂上半月了。更何況,我們除了成功遠眺molamola之外,還近距離地目睹一條近十尺長的魔鬼魚在海裏盤旋游洩,來去自如,它的優美舞姿,至今難忘。
兩次奇遇,小美有幸錄得一點點片段,雖然效果不佳,但總算能跟大家分享分享!

如果嫌小美拍得不清不楚的話,可以按這裏,看看其他潛人所攝得molamola的真貌。

2008年9月3日

科技與誠信


作為多重身分的中大人,當我讀到如「中大推功課原創聲明,開發軟件杜絕抄襲」(明報14-8-2007)和「中大防抄襲系統全國賽奪獎」(香港經濟日報12-1-2006)的標題——而且還要是在中大的網站上讀到(彷彿是很值得光榮的事情),我所感到的,只是可悲。
你或許覺得小美太過感敏。當然,小美的情緒不純粹由這個中文叫剽檢通,英文叫CUPIDE(其實stupid)的軟件所引發。因為最大的問題不在軟件開發,而在於大學當局竟然下令從這個學期開始,所有學生的功課必須先自行上載至該系統,經「剽檢」合格後才可以遞交,否則不予批改。
剽檢通網站上說這可以「促進和堅守學術誠信」(promote and uphold academic honesty)云云,小美卻立即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更何況,小美堅信,學術誠信的促進,從頭到尾都不是科技所能達致的事情,無論那些科技如何高新都好!因為學術誠信所講究的並非某個人的行為是否能夠合乎規範(所謂「過關」),而是那個人的行事為人。行事為人講求個人的品格素養修為;如何促進提升,是教育的事情。如果我們的大學,連這種基本的教育任務都假手於一套軟件,那麼,大學教育所為何事? 
或者有人會說,那只不過是一個程序而已,如果同學沒有抄襲,做又何妨?更何況大學並非沒有向學生灌輸誠信的價值,剽檢通只不過是一個附加的檢測工具罷了。這種看法,仿似一個很擅長高新科技的家長在說:「我並非沒有向孩子訓示自律的重要,我自己研發的八達通書桌感應器只不過是一個附加的檢測工具而已。」對於工具的信任,所反映的正是對人的不信任。我們不信任陌生人,這是很能理解的。但是,我們所不信任的,是我們的所有學生,無一幸勉。(入大學讀書,彷彿就自動成為剽竊疑犯。)
從行政的角度看,一個檢測工具的廣泛施行或許真的十分簡單便捷有效;只是,從教育的觀點看,這種制度的實施,標誌著對於以互信為基礎的師生關係的扭曲和蠶食。孰輕孰重,看來 顯而易見。長久下去,如果我們的大學行政走不出這種唯工具是上的迷思,我們的大學,看來就只能訓練出一些更懂得開發高新科技的剽竊專家和黑客,而不能培養出真正有學者風範和學術誠信的人。這是我們這一個時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