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

海旁書法示範

上月從同學電郵知道三年級的同學終於要實習了。不知道實習生活如何?一定有很多驚,也有很多喜吧。最重要的還是要勇於面對挫折,不要輕言放棄。試問誰是天生的教師?
有天小美到海邊散步,看到了這個警告牌。首先想到的,便是把它拍攝下來,讓大家欣賞欣賞。不是嗎?現在滿街滿巷的告示,不是打印的,就是寫得歪歪倒倒的,總之都是「教壞細路」的字體。寫得像上圖那麼端正、恭整的,實在很久沒有見過了。小美曾經細心觀察過筆跡,肯定是寫出來的,不是印上去的。而且,是用油漆寫成的。(要知道油漆比墨水更難寫出好的字體!)各位準老師和已為人師者,我想大家都好應該向這位先生討教一下板書吧?
小美那天就是這樣思前想後的盯著這個警告牌良久,心裏讚嘆不已:現在竟然還有人能夠、並且有耐性做這樣的事情。只是,對於它究竟是要警告些甚麼,卻是到現在也沒心裝載!

2007年3月26日

提早清明

因為清明期間將會外遊,所以周末到山上走了一趟。
通常每年二次的掃墓活動都是一家人的事。今次是小美第二次例外自己提早「探望」爸爸。還清晰記得上一次也是在霧春時分,也是在出發時遇上大雨,也是在到達時雨便停了。(對於小美而言,爸爸一直陪伴上路。)
山上清靜,沿著山坡拾級而下,走到墓園不遠處,只見大閘關上了,便一股勁兒跑了過去——幸好門閂只是帶上罷了。
爸爸安息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骨灰龕,雖然有點簡陋破落,但因位處山上,景致極佳,加上又有「睦鄰」相陪(都是基督徒吧?),我想,他還是喜歡這裏的。
心裏總是有太多說話想跟爸爸說,卻是欲說還休。(他都明白。)稍稍清潔了一下,奉上鮮花,便走了。才走回車上,雨又開始微微地洒下來。

2007年3月21日

久違了的……蠔灘(二)

(「蠔灘一」見於:http://mayinhk.blogspot.com/2006/11/blog-post_2402.html
叫人懷念濠江的蠔灘實在是處好地方,近望水清見底,遠眺山巒翠綠。其實,這裏還有好多小故事值得跟大家分享。

潮汐漲退的原理是在書本讀來的,活在「石屎」岸邊多時的小美卻從來沒有想到它原來可以這樣壯觀。
潮漲是一波一波地湧來的,每遇一波,浪潮便會呼呼地往岸邊衝過來。潮水漲到高位時把九成的沙灘也淹沒。有一次,一群小女孩在海邊弄潮兒,不一會卻發現放在沙灘上的鞋子都給捲進海裏去,趕忙去抓,境況雖然有點危險——她們都是背著媽媽來的耶,卻甚是可愛。
蠔灘一邊是石灘,一邊是沙灘。每天潮退的時候,石灘那邊的灘面足有一個小型球場那麼大。平日沒有遊人的時候,鴿子是常客。到了假日,人群便取代了鴿群。有的人喜歡到石灘那邊撿拾貝殼,更多人喜歡三五成群地在沙灘上邊看海邊談天。晚上也會有人就地取材,用石頭圍個爐,搭個火,便燒起烤來。有一天假日的清早,小美看見一個爸爸帶著七八歲的兒子到來,那小子不由分說便一個大字般趟了在沙灘上,把雙手當作枕頭,閒逸地「歎」起海來。那份「管他天掉下來當被蓋」的神態實在叫人又羨又妒。

蠔灘上不時還會出現一些「豪俠」。如圖三所見的那位赤膊「上陣」的先生。他是蠔灘常客,專門打掃沙灘的一角。可不要以為他是受薪的,他是義工呢。原來每天清早都會有不少游客來這邊游泳,但是蠔灘因為實在太多蠔殼,並不是理想的下水點。於是這位先生便每天拿著大掃把,到沙灘那邊「執勤」,把蠔殼砂石掃走,把沙灘掃平,好讓游客有個「就腳」的下水點。留心細看,你會發現他所站的那處可是特別平滑的呢。
至於石灘那邊,便常見另一「豪俠」在整理石頭。(看見他的手套嗎?)原來石灘的邊緣本來站著一棵大樹,卻因海浪衝擊而倒下了一半,樹根也露了出來。為了保著這棵樹,一位先生把石灘上大大小小的石頭撿到樹腳下,整齊地堆疊起來,再堆上好些泥沙,以幫助大樹固定樹根。他還給它築了一道石堤,好抵擋波浪的衝擊。

你說,蠔灘是不是個好地方?

2007年3月6日

天使送來的美麗詩句

在冷冰冰的辦公室讀著冷冰冰的文字,忽見一段美詩,不得不把它摘錄下來。(很勉強地把它譯成了中文,放在後頭)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From William Blake's Auguries of Innocence
(Read more on William Blake 中文介紹 from Wiki)

從沙子裏看見世界
在野花中窺見天堂
用你的掌心端著無限
以一刻鐘抓緊永恒

2007年3月1日

小徑的燦爛

在居處附近散步,沿著海岸的邊緣「探險」,竟給我在人跡罕至的小徑旁邊、荒廢的草叢中尋得寶貝!

是晨早的露珠,還是雨後的水滴?




你在定神細看的,是那含苞欲張的牽牛花蕾,還是它那綻放著的一身粉紫?






滿地的三葉草襯托著滿眼的五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