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足以讓人的感情觸覺自動關掉(automatically switched off)。
臨近學期末,相信大家都很忙,忙功課、忙溫習、忙工作。我也不例外。
星期三早上正準備出門,接到姐姐的電話,說媽媽回鄉了。我不以為然,只是心裏暗忖,為甚麼媽媽臨行前都不跟我先說一聲。姐姐接著才說道,三舅父過身了。心裏一沉。這就是為甚麼媽媽走得這麼匆促。再想想,心裏更是往下沉。三舅父。三舅父。三舅父。
姐姐掛線後淚水不期然地從眼眶滲了出來。三舅父。
路上,邊駕車邊哭。loss是如此真實,如此讓人難過;縱然三舅父年事已高。我仍然照常上班、照常工作,彷彿跟這個在哀悼著的自己很可以保持距離。對這種存在樣態實在感到有點荒謬。
其實跟三舅父見面不多,因為已久未回鄉。只是,還清楚記得一次回鄉時,望著他坐在家裏廚房矮凳編織竹簍的背影。當我知道他每天還是獨自上山採竹,揹著數十斤的竹竿回家,然後續支削尖成條、編條成簍,心裏有說不出的佩服;這裏面所要求的毅力與堅持,是自己作為晚輩所望塵莫及的。
還未說及他沉默憩靜的個性和溫柔可親的笑容呢。相信他純厚樸實的性情該是來自大自然的靈氣。農村生活就會讓人如此「得天獨厚」。像三舅父這樣的人,在現代社會,是稀有奇珍。加倍的懷念他。
心裏明白,自己的難過,還有一重,是對母親而生的。三舅父已是她唯一在生的最親近的同輩親人。她所要承受的失卻和孤獨不言而喻。(媽媽很少說及自己的感受。還記得爸爸離世時她大病了一場,這場病成為了她唯一的情感出口。)
隨即想到自己的不孝。工作忙碌很可以、也很容易成為冷對親人的藉口。(而媽媽卻是樂於接受。)這份冷現在便成了一種愧。可幸的是,自己還可以改變,還可以珍惜。
2 則留言:
忙碌的生活也談得上充實的人生。親人的離去,是人生痛苦的事情哦~不過,時間的過去,會讓你淡忘不愉快的事。最重要你一定要找一個讓自己抒發感情的方法哦~不要讓自己因忙碌而拋棄失落的心情哦~
見到自己/朋友的摯親一個個的離開或染上頑疾,身為含蓄的現代人,沒有呼天,也沒有搶地;不知如何安慰人,也不知接受人的安慰,但心頭那陣陣的痛,那種難受、傷心,反而久久揮之不去。
然後,發覺這是一道難以癒合的傷口,可以淡忘,但不可以忘記。但這份難以忘記的正正是一份難以割捨的愛和思念,所以又何妨呢!反正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懷緬故人的同時,更要珍惜眼前人。
又:
剛收到三份很是可愛的聖誕禮物(一份我的+兩份女兒的),可以在在忙碌得要死的日子中提前感受聖誕的歡樂,十分感謝。不知這個聖誕會否見到你?
明晚在「匆」家會有聚會,後晚員工聖誕聯歡。下星期出訪北京,順便見導師,所以之前要交「功課」......日子忙得不可開交。明天上午小女兒聖誕表演,但我要上課,大女兒的表演大的小的我都能看到,她每次的表演我都看不到,難道我倆的生肖真的這麼「沖」嗎?
開始語無倫次,還是快快做「功課」去也!
署名:不寫都知我是誰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