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受感冒所困已一周了。最初是頭痛、反胃和渾身骨痛;為了不讓它惡化,已經乖乖在上星期二往看中醫。醫師知我「事態嚴重」,給我開了三劑藥(平時只限兩劑),只是喝後還是未見起色。於是小美膽粗粗地往尋找second opinion——去看了第二位中醫師。他很詳細也解釋了我的問題:我發病的那兩天是近來最潮濕的日子(濕度100%!),我本來身體裏頭已是寒濕的狀態,內濕加上外濕,裏頭的濕無處走,滯在身體裏,便讓整個人很沒精神、很不舒服,好像很「贅」的感覺。當時聽後感到不無道理,後來回家想想,才發現廣東話裏的「濕滯」原來可能正是源出於此!當下再一次讚歎於廣東話的「啜核」!以往只知「濕滯」不是好東西,在今次的切身感受下,才發現濕滯真的是如此濕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