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中環風景

我這個大鄉里久未出城,一出又是讓自己悲從中來。
平時路過尖沙咀,已不大覺得自己人在香港,因為耳邊不斷傳來的都是普通話。這天路經中環,聽得最多的(自然不過)就是英語交談。吃飯時鄰桌如此,搭電梯時上下左右也是如此。
或者中環向來都是個英(美)語世界。
我今天倒察覺到一點點「古今之別」(有點誇張吧!)。以前滿咀外語的香港人似乎都慣於把整套西方禮儀搬過來用,所以路上遇到的通常雖然頗多是「目中無」人類,卻仍然都蠻有禮貌、蠻客套的樣子。今天給我在搭升降機時遇到的一位英語女子,卻是友善有餘卻公德缺缺。(amiable yet inconsiderate)「友善」說的是她對著外藉友人言談間的那份雀躍,可是,卻也或許正因這份全情投入,她似乎並無發現自己的身體把電梯的整個按制板都擋住了,直箇讓我無從「入手」!更讓人懊惱的是,機門打開,她目睹一些人正要進來,仍然無動於衷,不讓開,也不按著開門製讓別人出入。那一刻,我真的感到現代教育的教養功能十分失敗!我們的學生語言能力有多強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