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1日

雞蛋花和竻杜鵑



星期六到沒有黃金(卻有海風)的黃金海岸散步。這天天色晴朗、天氣炎熱,完全感覺不到十一月快將來臨。散步,對我而言,是跟「朋友」見面的大好機會。這天我又交了幾個好朋友。

好奇怪,總以為秋天不是花開燦爛的季節,卻發現花蹤處處。先發現正好展示著非常蛋黃色花蕾的雞蛋花。(因為背景太光的關係呈現不到那豐富的黃)便即想起那年到夏威夷開會時所見校園內遍地的雞蛋花。那邊的雞蛋花足有半個手掌般大,比起在香港見到的大上一倍,顏色和香氣也更濃郁。

在香港飽受空氣和泥土污染的土壤中成長,仍能長出那麼「出色」的花和那樣綠油油的大葉,這株雞蛋花也可算……用麥兜口吻說:

勁!

喜愛這株花的另一原因是我對花蕾的喜愛。每見那欲張未張的花蕾,雖未見其成熟的美,便已叫人樂上半天。可幸走了沒多遠,便見著另一株花苗。這就是竻杜鵑,很平常卻也很得我歡喜的一種花。
你知道竻杜鵑是甚麼顏色的嗎?
不要以為我當你是傻瓜(那不是桃紅色的嗎?),只因竻杜鵑的花原來是個活在「紅男綠女」(葉)群中的白色隱士,可別被那鮮艷的顏色哄騙了!
以前的住處附近種滿了竻杜鵑。有時候大風一吹,桃紅花葉落滿一地,隨手檢拾一堆,便成為家裏鮮艷奪目的裝飾。(這花花地較乾,不易枯萎,其色澤可以保全得很久。)小男生大可拾它一把,送給自己的小情人呢。(噢,其實小女生也可照辦)
各位看官可從花叢中找到

2006年10月24日

三打年紀

昨天過了一個很充實的生日。晚上有課,所以整天閉門在家備課。這門課是關於個人成長的,正好這天是總結的一節。在生日為自己的個人成長作個小結,不錯的主意吧?於是跟同學分享了我在澳門學做教師的「艱苦歲月」。

人物:伍美蓮、貴人(tv)、老友、一眾「伍門」學生
道具:老友贈「撐腰」cushion一個、學生贈自製cushion一個
情節(簡):當日誤打誤撞進了澳大,愈教愈感沮喪乏力,幸好遇上貴人扶持,又得老友送來cushion撐腰,總算沒有放棄自己。(大幸!)到最後要走了,臨別前收到學生送來一個自製cushion,滿心歡喜之餘,不禁想到這兩個cushion原來很可以把我的澳大歲月串連起來,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兩個含意完全不同但情意相當的cushion正好成為了我在澳大學習為師之道的起點與終點,中間的路雖然難行,但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總能在困頓、惶惑和不安中有所領會、有所學習、有所成長。更讓我感激的,是一眾同事和同學的信任和相交,讓我渡過了十分享受又滿有意義的三年零八個月。

2006年10月20日

戒指草

某天中午驅車到郊外走了一趟。途中望著路邊毛茸茸的一串串野花,想起了幼年時在屋村閒蕩的日子。那時候雖然生活條件不太好(相對而言,現在簡直是住在皇宮),卻是自由自在,生活得很隨意,也很寫意。那時候爸爸常常寫信回鄉;每次我幫爸爸到郵局寄信,途中總會在路邊摘一把戒指草,把它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從底向上一拉,留下來的花蕊便成了一枚漂亮的戒指;然後輕輕一吹,種子又會隨風四散。草杆一丟,便繼續上路……

想著想著,心頭一陣觸動。那時候的自己,真容易感到滿足。想來比現在或許豁達自在得多。

掛與念(美女版)

你們應該剛剛開完餐吧。今天是星期五,可以放鬆一下吧。「勿記」說明天會去吃漁人呢,真可惜沒有我的份兒。很懷念大夥一起大吃大喝的日子。在我這邊,除了對鏡自照外,便找不到美女(tv曰:唔係呀嘛?),當然,我是說像我們如「瘋」一般的美女,不是正常的那些。加上上課沒有了一隻筷子,很不習慣。又加上沒有例湯速遞、咖啡伴侶和縫紉針,生活確實苦悶了許多。

原來澳門位處香港西南偏南四十海里(不要問我即是等於多少公里),應該是很接近的地方吧。為甚麼我總覺得澳門已經很遙遠?

掛與念(同學版)

收到同學的電郵總會感到很高興。彷彿在別人的思念中,自己存在的意義會變得實在多一點。還有就是,讀著那些文字,同學的笑臉便會浮現眼前——很溫暖的感覺。
同學不時會問:你有掛著我們嗎?
這還用問嗎?傻瓜!
在校園中會碰到不少陌生臉孔,卻總是覺得他們似曾相識……因為他們看上去都好像是你們的樣子……我到底是不是有病了?!
hey,可愛的(由飯糰變身而成的)小鬼們,這個部落,不就是因為思念你們而起家的嗎?可要多點來坐坐。

開張大吉

回港已經兩個月,生活大致上算是上軌道了吧。心裏一直想開一個「部落」,讓遠遠近近的朋友有個交流和分享的基地,也讓自己的心靈開個天窗。